昨天在 Chainlink 的官方 X 个人资料上宣布了一项成功的测试,通过该测试,香港的新 CBDC 与澳大利亚元稳定币进行了安全交换。
该测试是 e-HKD+ 试点计划第二阶段正在进行的用例的一部分。
Chainlink 提供了其技术平台,但 Visa、ANZ、China AMC 和 Fidelity International 也参与了测试。
Summary
测试
测试由Visa在一份长篇公开报告中描述,并且发生在e-HKD试点计划中,这是香港的新CBDC。
在该计划的初始阶段,包括Visa在内的一些先锋企业探索了e-HKD的使用案例。
特别是,HKMA 确定了 e-HKD 可以增加价值的三个关键领域,即可编程性、代币化和几乎实时的交易同时结算。
去年九月,该项目更名为e-HKD+,因为启动了试点计划的第二阶段,该阶段也向资产代币化开放。
除了 Visa,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ANZ)、Fidelity International (FIL) 和 ChinaAMC Hong Kong (China AMC) 也参与了该项目。
测试用例的目标是探索新型数字货币与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 (MMF) 之间的跨境交易。试点项目的参与者将测试位于澳大利亚的投资者如何使用 e-HKD 或代币化存款从香港的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代币化基金份额。
稳定币:香港的CBDC
e-HKD是香港的新CBDC。
香港在各方面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它也是一个拥有自己货币的自治领土,即港元 (HKD)。
在2023年10月,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 启动了一个试点项目,以探索其货币的本地数字版本的潜力。
从那时起,已经对这种本地数字版本的HKD进行了许多测试,正如其名称所示,称为e-HKD,但尚未在市场上推出。因此,它仍然只是一个处于测试阶段的原型。
e-HKD 因此将完全成为一种 CBDC(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即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本地数字货币。 同样,HKMA 也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央银行。
中国的CBDC
中国也已经有了自己的CBDC,称为数字yuan。
几年前推出,但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
然而,如果公民不太喜欢使用这些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本地数字货币,完全不匿名,并且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那么当谈到机构时,情况显然会有很大不同。
实际上,对于在机构层面上动用大量资金的人来说,能够依靠一个稳固、安全且可靠的基础设施是非常方便的。
这并非巧合,Chainlink 在香港进行的测试也涉及了一个代币化的货币共同基金和资产管理人。
CBDC 很可能仍然不太受普通公民的欢迎,但在机构金融内部可能会取得巨大成功。
稳定币,超越CBDC
然而,稳定币则是不同的东西。
首先,它们是伪匿名的,即使所有交易都是公开的。
此外,它们不是由中央银行管理的,而是由计算机协议管理的。在像Ethereum这样的网络中,它实际上是不可侵犯的,尤其是不可修改的,并且不可审查。
用于香港CBDC测试的稳定币是A$DC,这是一种在Ethereum区块链上以澳大利亚元作为抵押的代币。
感谢 Chainlink 的跨链互操作性协议 (CCIP),ANZ 的私有区块链 (DASchain) 已连接到以太坊的公共测试网 (Sepolia) 以执行交换测试。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稳定币进行“原子”(即同时)结算
在 e-HKD 中,不使用中介,同时通过确保交易双方几乎即时完成来降低对手方风险。
关于 e-HKD,使用了经典的 Ethereum ERC-20 标准。
Chainlink 的角色
在测试中未涉及 Chainlink 的代币,LINK。
已在以太坊的区块链上进行,尽管不是在主网而是在测试网上进行,Chainlink 的角色是提供其基础设施。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链上进行A$DC和e-HKD之间的交换。这是交易中直接涉及的唯二两个代币,外加以ETH支付的手续费。
从严格的技术角度来看,程序如下。
首先,一些澳大利亚投资者存入了澳大利亚元(AUD),并在私有区块链上收到了相应的代币A$DC。
在这一点上,ANZ 的一个模块直接从 HKMA 购买了 e-HKD。
HKMA 已记录交易,并将 e-HKD 代币发送给 ANZ。
ANZ 在那时铸造了包裹的 e-HKD 代币,并将其交给投资者以换取他们的 A$DC。正是在这个阶段,使用了 Chainlink 的 CC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