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blecoin 正在重新定义全球金融体系的平衡。超过99%的总价值,即2470亿美元,实际上是以美元计价的,使得其他货币处于边缘地位。
这一趋势对中国和未来在国际交易中的人民币提出了严重的战略质疑。
Summary
稳定币市场与人民币贬值风险
美元在稳定币中的主导地位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构成了直接挑战。
2024年5月,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份额为2.89%,为过去两年来的最低水平。相比之下,美元通过SWIFT网络继续占据全球交易的近48.5%。
王永利,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兼数字中国信息服务集团联席主席,强调美元锚定的稳定币的扩张对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的竞争力构成战略威胁。
如果人民币支付不能同样高效,中国在全球货币舞台上可能面临重要地位的丧失。
渣打银行预测,稳定币市场到2028年将扩展至2万亿美元,前提是有更清晰和动态的监管。
因此,中国面临着以自身稳定币进行适应的压力呈指数级增长。
香港 已迅速转变为数字资产监管实验的交汇点,包括 稳定币。
其监管框架要求严格的保障措施:储备必须由高质量的流动资产组成,与企业资金分开,并受到债权人的保护。
此外,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公司必须拥有至少2500万港元或发行价值1%的最低资本,以确保财务稳健。
一个关键方面是必须在正常情况下在一个工作日内以面值允许赎回稳定币。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同时也巩固Hong Kong作为在机构控制下金融数字化的监管前哨。
阿里巴巴和京东:数字资产中的战略创新
阿里巴巴和京东正在因其在创建与法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方面的举措而脱颖而出。过去,京东的子公司Jingdong Coinlink Technology曾在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广的沙盒中测试过自己的stablecoin。
该产品以1:1的比例锚定港元和美元,已成功通过
第二阶段的试验。
Ant Group的国际部门,与阿里巴巴相关,正准备在香港新规生效后立即获取stablecoin的许可证。
其意图是加强在全球市场的存在,目前正在新加坡和卢森堡申请许可证。这些发展确认了一种以可扩展性为导向的策略,并将亚洲定位为受监管的金融创新中心。
在2024年,香港的银行处理了1720亿港元的数字资产交易,其中51亿港元在年底时处于托管状态。
十个数字交易平台已经获得了运营许可证,而八个正在完成申请。
机构吸引力也反映在投资策略中:VMS Group,为香港最富有的家庭管理近40亿美元,已在Re7 Capital的DeFi策略中分配了1000万美元。
这一切证明了在香港金融生态系统中,以及扩展到中国的数字化监管敞口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美元计价的stablecoin(如USDT)的崛起正在改变中国企业的国际支付格局。
根据HashKey的主席肖峰的说法,由于更高的效率、中国施加的资本限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新兴市场货币的不稳定性,中国进口商越来越多地选择这些数字解决方案。
这种趋势强调了对与美元挂钩的stablecoin在跨境贸易中的日益依赖,尽管在国内层面仍然存在限制。
京东建议中国允许在香港测试发行stablecoin in yuan,目的是将该模式扩展到其他经济特区。
其根本目标是在讨论可能的更有利的监管和为stablecoin项目提供监管信贷的阶段,控制对美元的依赖并保持货币主权。
维护数字资产时代的货币主权
中国政府现在将发行稳定币 in yuan视为对美元稳定币日益增长的影响所带来的威胁的战略回应。
赌注是重新确立人民币在全球数字支付领域中的参考货币地位的可能性。
目前的时刻特别微妙。在美国,国会的一项法案旨在进一步合法化与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因此,可能会加强美元作为全球数字资产货币的主导地位。
更明确的美国监管将加速这种主导地位。因此迫使北京做出果断回应。对稳定币控制权的争夺以及维护中国货币主权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阿里巴巴和京东作为先锋,推动有利于受监管的stablecoin in yuan的法规,将香港和中国本身作为新数字金融的前哨。
下一步将是确定国际交易中货币权重的关键,并评估受监管创新在对抗美元在Bitcoin和stablecoin中的霸权方面的有效性。
即将到来的选择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塑造数字货币的平衡,并重新定义未来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